“疫情背景下的妇女与发展:挑战与应对”
学术研讨会日程
(腾讯会议:624 373 587)
12月26日(周六) |
主持:杜 洁(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,中国妇女研究会副秘书长,《妇女研究论丛》主编) 致辞:吴海鹰(全国妇联副主席、书记处书记) |
主持:丁建定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、教授) 评议:陈 涛(中国社科院大学社会学院教授) |
宋文珍(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) 疫情中妇女儿童保护的优先视角 |
张建岷(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) 彰显公益组织担当 贡献抗疫“她”力量 |
主持:张李玺(中华女子学院原院长、教授,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) 评议:庞晓鹏(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) |
丁建定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院长、教授)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女性角色、职业功能与社会认同 |
吴惠芳(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) ——行动者视角的讨论 |
专题一:疫情与农村女性的流动和生计 主持:狄金华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) 评议:符 平(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、教授) |
邢朝国(北京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、副教授) 让流动变得安全:疫情之下月嫂的流动与生计 |
吴丽娟、陆继霞(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) |
聂召英、王伊欢(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) |
——基于对Q县妇联疫情期间作用机制的考察 |
主持:刘燕舞(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) 评议:肖索未(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) 万江红(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教授) |
赵延东(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教授) 弱者的力量:灾害情境中女性社会资本的脆弱性与坚韧性 |
柯倩婷(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) 为什么他在家也不多参与家务事 ——疫情情境下女性对家务性别分工的察觉与调适 |
李 娜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、社会性别研究中心成员) |
王彦蓉、肖菲雅、王海玉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、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、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) |
12月27日(周日) |
专题三:历史中的疫情、妇女与卫生 主持:史凯亮(《妇女研究论丛》编辑部副编审) 评议:赵 婧(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) |
王瀛培、徐华博(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、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) 卫生行政与妇女保健实践:1950年代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在上海 |
王 颖、高小贤、宋少鹏(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、陕西妇女理论婚姻家庭研究会创始人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) 生育的现代治理:1950年代陕西农村的“接生站” |
10:05-11:55 主持:郑丹丹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、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) 评议:郑广怀(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、教授) |
狄金华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教授) |
章 羽、刘 希、叶子婷(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、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助理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) 疫情中的基层妇女、家庭与社区:基于上海工人新村的质性研究 |
薛 红(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) 武汉上海妈妈两地书:抗疫志愿服务中的社群、性别和共情 |
陈安娜、王欧(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讲师、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讲师) |
专题五:疫情下的家庭关系、社会心理 主持:张杨波(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) 评议:刘爱玉(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系主任、教授) |
张春泥(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) 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变化下的工作、家庭关系与两性的负面情绪 |
郭 静(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) |
闭幕式 15:20-15:45 主持:宓瑞新(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《妇女研究论丛》副主编、副研究员) 致辞:刘成斌(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、教授) |
公安部备案号:11010102005548 京ICP备2020039801号
版权所有©中国妇女研究网 妇女研究所 2003-2015(为显示最佳效果建议使用1280*1024分辨率)